中新網廊坊5月19日電(記者 李金磊)來自京津冀三地的官員和專家19日表示,京津冀金融協同發展要加強頂層設計,著力破除區域間行政壁壘,充分發揮市場在金融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
5月19日,“廊和坊金融街推介暨金融合作座談會”在廊坊召開,來自京津冀的多位官員和學者就京津冀金融如何協同發展支招獻策。
北京市金融工作局黨組書記霍學文指出,京津冀地區是繼長三角、珠三角之後又一大都市圈和經濟圈,將承接21世紀世界經濟重心轉移的重任,成為未來經濟發展新的增長極。為推進京津冀經濟協同發展,金融合作必不可少。三地要立足於各自優勢,立足於產業分工,立足於優勢互補,立足於共贏理念來共同建設京津冀金融協調發展的良好佈局。
河北省人民政府金融辦副主任李博表示,京津冀三地在金融方面攜手同進,首先要搞好頂層設計。在國家總的規劃前提條件下做好河北的事,協調京津兩地,定好自己的位,尊重規律,主動融入,把金融要素市場、金融主體、後臺服務、金融創新等多方面與京津協調起來,自覺搞好配套和服務。
天津市委金融工委副書記、天津市金融辦副主任李克強在會上也同樣強調,三地金融業的發展要加強頂層設計。他表示,由於金融業的行業屬性和現行金融管理體制、金融業的改革創新和要素流轉和資源配置需要國家金融監管部門的嚴格監管。在京津冀協同發展的背景下,中央層面的頂層設計是三地金融業加快實現合作對接的必要條件。
李克強認為,在發展思路上應該樹立市場主導、優勢互補和合作共贏這三個原則,充分發揮市場在金融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著力破除區域間行政壁壘,破除閑置資本、技術、產權、人才、勞動力等生產要素自由流動和優化資源配置的各種體制機制障礙。推動各主要要素按照市場規律,在區域內自由流動和優化配置,實現金融要素的互聯互通。
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所長王國剛表示,金融是毛,實體經濟是皮。京津冀三地協同發展首先抓住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的問題,從高端的教育、醫療、保健、文化等開始做起,這樣金融業才有落腳點。
中國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曹遠征認為,北京是金融管理中心和決策中心,天津是北方沿海很大的一個市場,天津是前端,北京是後端,廊坊要做一個中間支持的橋梁。廊坊的金融應該是服務金融的服務業,要為全國金融服務做好服務。(完) (原標題:官員學者建言京津冀金融協調發展:加強頂層設計)
- Jun 09 Mon 2014 05:24
官員學者建言京津冀金融協調發展:加強頂層設計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